8 款蒙氏等必備經典玩具,越玩越聰明

好的幼教理念是相互包容的,對老師也有一定的要求,老師的素養,視野高度,決定著每天教學的引導和觀察。如果資歷比較淺的老師只是在套用一個理念範本而已,精髓的如果自己都沒有理解又怎麼應用到孩子身上。
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多瞭解一些這些好的教育理念,日常在家也能很好地引導孩子。下面我分享一下主流的瑞吉歐、華德福理念及蒙特梭利玩具

蒙氏教育的典型理念是鼓勵孩子在沒有老師干擾的情況下,獨立地探索,使用教具完成不同的工作,發展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和探索欲望,老師更多的在於觀察,及時對有需要的孩子進行個性化指導。

使用蒙特梭利玩具(教具)和環境的目的並不是要交給孩子某些知識,而是讓孩子參與,逐漸地自我探索成長,讓孩子自信又獨立。

選擇適合蒙特梭利玩具也非常重要。它家玩具往往專注于一項特定技能的發展,比如感官技能、精細運動技能、大運動技能、語言發展、數學技能、藝術和手工、科學探索等。
一般蒙特梭利常用的積木、拼圖家裡都有,我就不多說啦。下面說 3 個蒙特梭利中特別宣導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:

忙碌板,從英文 busy board 直譯過來,顧名思義就是讓寶寶忙碌起來的板子。它是非常經典的蒙氏教具,主要玩法把身邊的生活物品變成大型玩具!可以鍛煉到寶寶的觸覺、手眼協調能力,精細運動發育,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小朋友看到這個玩具後,也會專注地玩很久。

孩子通過玩進行學習,玩忙碌板的時候我們也儘量避免教,最好通過演示和引導來發展孩子的玩耍技能。有條件的話,還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自製忙碌板。

就算在家,攀爬架也能讓孩子動起來,提升大運動能力,不論是晴天雨天都是孩子的玩樂天。

Avdar Gym 的質感真是好,很溫潤的木質感,尤其對於像我這樣不喜歡太繽紛童趣顏色的媽媽來說,真的再適合不過了!讓我家保持了整體比較單純的居室風格。

蒙氏教育法的特色在於強調獨立,有限度的自由和對孩子天然的心理、生理及社交發展的尊重,一次只專注在一種技能的學習。在低齡的語言和閱讀中,更多地鼓勵寶寶透過手和眼,觸覺和視覺來探索並增進認知。

特別推薦 My First Book,書是以不粘布為主,裡面的圖案或者機關都是手縫或者刺繡的,相當的精緻,色彩又很柔和,説明刺激寶寶視覺、認知等能力。書也是環保材質,不怕寶寶撕咬,書裡每一頁只專注於一個技能的探索學習,我專門觀察過孩子探索的過程,我發現他很專注地玩書中每一個機關,也很認真的去探索書中的細節。

孩子在玩布書、拿、捏、貼的反復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經驗,即使剛開始會犯錯,他們也會在反復嘗試中找到答案和方法。這樣的過程既是在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又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。

瑞吉歐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多種先進的教育觀點,宣導以孩子為中心的 PBL 項目式教學(PBL: Project-based Learning),課程基於孩子感興趣的課題,如果學生提出“為什麼”,老師不會直接回答,而是會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和學習。

日常也沒有很明確的 Schedule 來指導學生和孩子,主張孩子是擁有獨特權力的個體,他們是學習的主動者。打破學科邊界,強調根據孩子的興趣跨學科學習,甚至讓孩子自己決定主題、進行的時間和空間,完全在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動性、激發主動學習。

光影遊戲是瑞吉歐理念中非常重要的遊戲之一,孩子們在光影遊戲中會獲得更多的探索和發現。瑞吉歐在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豐富,出版了關於影子的著作《除了螞蟻什麼東西都有影子》。

在與光的遊戲中孩子們會發現更多趣事和問題,樹葉的影子有時是圓形的,斑斑點點,搖曳不停,可為什麼會搖晃呢?接下來可能就有孩子對風的形成感興趣了……

彩色透光積木是瑞吉歐理念下的常備積木材料,它能創作彩色的城市、奇幻的建築,甚至變身斑斕的歌特式彩色玻璃窗。加入了美妙的色彩,也讓遊戲更有創造力。孩子能在彩色透光積木中感知色彩,勾勒輪廓,認知形狀,同時鍛煉空間思維。

燈箱是瑞吉歐的一大特點區域。因為光,桌面變成了神奇的探索之地,孩子可以拿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來拼擺,甚至還能玩桌面小劇場,樹葉、花瓣、玻璃球,融合自然、搭建、色彩藝術等元素,通過感官去探索多種元素之間的關係。

就是將普通的物品放在上面也立馬展現出新的色彩、肌理和色澤,對孩子來說充滿了夢幻和魔力,幫助他們更加有勇氣去探索。

鏡子也是瑞吉歐遊戲中的一大特色,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多遊戲靈感。孩子可以使用鏡子作為工作臺進行繪畫、粘土、拼擺、搭建等活動 。

生活中也可以用其他鏡子替代

鏡子可以反射光線,用它作為佈景,就打開了一個奇妙的空間。鏡子不僅在視覺上延展空間,讓空間充滿變化,而且方便孩子隨時觀察到活動中的自己以及夥伴。

這和燈桌的光影遊戲一樣,具有想像和推理的發展機會,或者在鏡子前擺上一盆植物以及植物玩具,營造出了一種小森林的感覺。我給孩子選購的是宜家的鏡子,大家根據需要自行挑選。

華德福教育相比前兩個更顯小眾,而且爭議也比較大。我就說說它的特色吧。

華德福更強調培養“Whole child”也就是全人教育的理念,強調協作(而不是蒙氏的獨立工作)、音樂和藝術。注重孩子的“身、心、靈”的成長與注重原始的、自然的情境與規律的、重複的教育原則,提倡“做中學”。

其創立者 Rudorf Steiner 相信老師的首要目標應該是説明孩子發展生活和學習的審美能力,偏學術類的學科比如數學、寫作等都不會在 7 歲之前引入,數學科學等也主要通過藝術、音樂和運動來探索和學習。

華德福教育主張 7 歲前的幼兒是完全的「感官體」,不是用頭腦記憶,而是靠感官學習,關注孩子參與的體驗。彎板就是一個特別受孩子們喜歡的遊戲材料,不論是站著、躺著、趴著、正放、倒放,通通都好玩,不愧是華德福的教具,造型簡單取材自然又百變,可以自由發揮各式創意!

彎板晃動時、作為蹺蹺板或溜滑梯時,可以刺激大腦前庭覺跟平衡覺,即使在家中都能充分釋放孩子體力與情緒壓力,刺激孩子身體與大腦正向發展。

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塊板子,玩起來真是腦洞大開。彎板在我家充當了一件“小傢俱”的角色:搖椅、滑滑梯、增高樓梯、小書桌……只有孩子能想到,就都能玩出來。

多元的藝術活動是華德福教育的重要特色,希望能透過藝術,讓所學進入孩子的內在。其日常教學也會通過歌謠、韻律活動或故事,引領孩子體驗數位、文字、形狀與自然變化,把藝術性的想像力注入孩子的心中。像蜂蠟、水粉畫就是孩子們日常非常重要的活動。

另外,華德福注重為孩子創造有節奏和儀式感的生活。咱們在家也可以試試,比如每天吃完早餐後,媽媽以相同的順序洗碗、洗衣、打掃等;晚上睡覺前,以相同的順序梳洗、上廁所、上床、哼唱同一首安眠曲、說同樣的故事等。

即使只是家務事以相同的順序完成,或是每晚同一套上床儀式,對孩子們來說都會有安定感。穩定作息也可以為孩子預備充裕的時間,讓身體穩健發展。

簡單總結來說,在幫助孩子發展方面,這三大理念彼此相通,華德福更聚焦於“創造性遊戲”,蒙氏更傾向於“特定的環境準備”,瑞吉歐更注重“基於主題專案的自由探索模式”。寶媽們可以取長補短,打開帶娃思路,在陪娃過程中引入一些玩具或理念,試試孩子回饋,或許有小驚喜哦。